
一、过“劳”的不良后果
长时间、高强度的学习,学生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低、思维迟钝、反应迟缓、神经激素失调等,严重的还会影响身心健康。
二、如何科学的“逸”
当身体发出疲惫的信号,就必须停下来正视它,给自己一个放松和休息的机会。
(一)合理作息,保证睡眠的时间和质量
睡眠充足是大脑高效工作的前提。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研究结论证明,人们如果不按照生物时钟作息,学习和工作效率都会很低,甚至还会患病。
睡眠时间方面,教育部要求小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中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不少于9小时。
睡眠质量方面,每晚的深睡眠不少于2小时。
(二)寻找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
听轻音乐,体育锻炼,和信任的家人、朋友聊聊天,都会引起大脑中新神经元的产生,促进脑细胞的活力,从而激发大脑的潜力,提高学习效率。
休息放松的方式和效果因人而异,最好的方式就是多去体验和尝试,找到适合自己的并坚持。比如,有人通过简单呼吸放松可以很快舒缓平静。但有的人专注呼吸,反而会焦躁不安,更加紧张焦虑。所以,每个人要寻找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
(三)做做“健脑操”
4个简单的手指动作,每个动作每天做20遍,可以帮助放松大脑。
三、避免错误的“逸”
很多人觉得,放松很简单,刷刷手机、打打游戏、看看综艺,这些娱乐就可以放松。事实上,娱乐和放松是不能混为一谈的。从生理机制看,放松和单纯的娱乐不同。放松需要激活副交感神经,关闭兴奋的交感神经。然而,常见的娱乐方式比如打刺激性游戏、刷视频、不间断社交信息、翻朋友圈、综艺节目连连看等都是在不间断地刺激大脑,心率、呼吸频率和血压都相对比较高,此时处在主导地位的依然是交感神经系统,机体依然是兴奋状态。所以,娱乐和真正的放松是两回事。虽然娱乐时我们会感到很开心,但本质上它并没有让大脑和身体得到放松,本质上还是在工作,处于兴奋状态。
学会放松是终生受益的技能,就像学会学习和工作一样重要。休闲和放松都是为了更好地学习!但不管是学习还是休闲都要注意“度”,劳逸结合才是最好的方式。
来源: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
编辑:吕京
审核:孙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