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开启幼儿心智之门的金钥匙:爱是一种安全,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赏识,爱是一种激励;爱是一种延伸,爱是一种传递。
▲“活着就是爱”。人活着要有点精神;感受爱的温度;尊重是帮助的前提;获得爱心的体验;关怀能达的另一种境界;爱者的孤独与品质。
▲此生惟愿长报国。(钱学森)
▲“最不好教”的孩子最难得。
▲创办家长学校的十项原则:
保障原则,共创原则,普及原则,长效性原则,针对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民主原则,公益性原则。
▲现代教育应具备的十大基本素质:
一是身心健康,完美的人格态度;二是忠于教育,正确的价值取向;三是育人为本,良好的职业操守;四是学高身正,高尚的品德言行;五是一专多能,多元的知识结构;六是精通业务,娴熟的教学艺术;七是学以致用,较强的工作能力;八是广博精深,深厚的文化素养;九是与时俱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十是积极进取,执著的创新精神。
▲爱国主义教育反对空洞说教。
▲做个让学生记得住的校长。
▲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构建特色德育工程:
一.德育说到底是育德。
二.知行结合,养育美德:
一是读书以涵养学生的文化底蕴;开设校本课程,设主题文化墙;
二是“五心”专题教育是主轴
忠心:忠于祖国、热爱学校、文明礼貌、自尊自爱。
诚心:诚实做人、真心相待、言行一致、坚守信用。
孝心:尊师孝亲、勤劳俭朴、关爱他人、心怀感恩。
专心:专心学习、勤奋主动、开拓进取、心无旁骛。
公心:讲究公德、富有爱心、遵纪守法、自律自强。
三、构建学校主体德育格局
一个工程建设:即“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的德育工程。
两条腿走路:即“两个结合”与“两个渗透”:
两个结合:读书与感悟反思相结合;读书与“五心”专题教育活动、《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达标活动相结合;
两个渗透:道德教育有意识地渗透到课堂教学和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去,渗透到学校环境特别是校园文化环境中去;
三管齐下:一是组织管理上的协调配合;二是德育工程三个环节并驾齐驱,即学生美德养育中,读书工程、“五心”专题教育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达标活动三个环节同时进行;三是“三个结合”:德育工作中学校内部诸要素的结合,与对外教育力量的结合,与学生自主教育相结合。
▲校长要舍得为教师“投资”:
舍得对教师“专业成长投资”;舍得对教师“身心健康投资”:开展文体活动,丰富业余生活;加强心理疏导,解决心理问题;舍得对教师“感情联络投资”。
▲学校德育“三要”
要学会审美——内化道德规范;
一是道德内容要力求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熟悉和亲切;
二是德育过程适合学生个体心理需求,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
三是重视教师的道德表率作用,营造健康的德育氛围。
要学会关心——培养道德情感:
一是寓德育于校园活动;二是寓德育于社会实践;三是寓德育于自主活动。
要学会选择——处理道德冲突:
一是引导学生客观地正视道德冲突;二是指导学生理性地面对道德冲突;三是引导学生灵活地化解道德冲突。
▲如何成为一名好教师:
成为一名好教师,首先要爱学生;一名优秀的教师,要有终身发展的理念。
▲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德育功能:
补偿功能:观念补偿,方法补偿,内容补偿;
调节功能:克服意义障碍;矫正轻度的心理问题;建立良好的心境。
▲和谐的德育更有实效性——“四主”德育工程:
一、立足课堂,强化渗透,畅通德育主渠道:
一是深入推进人文课堂研究;二是创设宽松和谐的人文课堂氛围;三是实施多元评价制度。
二、注重实效,深挖内涵,创新德育主载体:
一是开展民族精神进校园活动,不断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二是开展“文化家乡”进校园活动,提升学生传统文化底蕴;
三是开展文明礼仪进校园活动,提高学生文明水平;
四是开展为单亲儿童送温暖活动,增强人文关怀。
三、突出特色,营造氛围,优化德育主环境:
一是校园文化环境不断优化;二是家校合作不断深入。
四、创新理念,提升素养,打造德育主力军:
一抓师德,提升教师德育素养;二强师能,提高教师人文教育水平;三建机制,实施德育“名师工程”。
▲特色教育,教师特长是关键:
一、特色教育,教师特色是关键:特色教育要达到学生有特长,教师有专长,学校有特色。
二、加强领导,健全管理体制
一是成立特色教育领导组;二是建立完善各项制度;三是制定发展计划;四是创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活动机制。
三、特色教育成果喜人:
一是航模小组硕果累累;二是美术组捷报频传;三是文学社团扬帆远航;四是体育活动丰富多彩。
▲公民教育比简单的分数更重要。
▲学科德育的五个误区:把课上成两张皮;德育内容空洞;以理论教学为目的,德育只局限在课堂内,停留在课本层面上;认为仅凭一两次说教就可以完成思想的转变;说到做不到,严于律人,宽以待己。
▲项目德育成就放心学校:发展传统项目;巩固特色项目;夯实热点项目。
▲多元化评价,多出好学生。
▲“起点论英雄”得不偿失。
▲向“包装”过的公平课说不。
▲赵本山的教子心得:不必全优,没有全才;要懂得按规律办事;保护好孩子的主动性;呵护孩子的自尊心。
(二)
▲成功从站起来开始。
▲最好的技巧就是无技巧。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爱不是包揽。
▲拒绝鼓励也是帮助。
▲有一种帮助叫欣赏。
▲爱,贵在得法。
▲教育是朵带笑的花。
▲父亲像太阳,光明磊落;母亲像月亮,温柔无边。(崔永元)
▲以心灵赢得心灵,以人格塑造人格,这是处理师生关系的不二法宝。
▲把美丽送给孩子。
▲应知学习难,在乎点滴勤。(陈毅)
(三)
▲“六个一”德育活动:每一位学生一学期要读一本好书;写一篇好文章;负责学校或班里的一项工作;掌握一项文体技能或爱好;发展一门优势学科;参加一项公益活动。
▲把“自食其力”当作教育孩子的头等大事。
▲社区德育功用的发挥:
一是社区和谐是社区德育功用的最高境界。
二是充分发挥社区德育的功用,显示社区和谐功效:
(1)形成社区、学校、政府、居委会及其他各类组织的德育合力;
(2)促进社区德育功用发挥的途径:开展社区居民道德榜样评选活动;加强文明创建,构筑社区德育的组织依托;控掘社区德育资源,促进社区德育功用发挥;建立社区公德检查制度,规范社区德育的监督机制。
(3)学习型社区的创建本身就是社区德育的载体。
▲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一)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化;(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制度化;(三)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科学化;(四)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专业化;(五)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规范化;(六)心理健康教育运作品牌化;(七)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多样化。
▲以智慧的言语指导学生。
▲送孩子一双想象的翅膀。
▲班主任威信“七字决”:
(一)以“德”立威:班主任要用高尚的师德和积极的态度培养学生;
(二)以“才”增威:班主任要用广博的知识和精湛的教艺征服学生;
(三)以“行”壮威:班主任要用严格的自律和榜样的力量影响学生;
(四)以“公”树威:班主任要用公正的态度和高尚的人格塑造学生;
(五)以“情”升威:班主任要用真诚的情感和无私的关爱打动学生;
(六)以“信”取威:班主任要用良好的信誉和务实的作风规范学生;
(七)以“勤”补威:班主任要用辛勤的汗水和敬业的精神感动学生;
▲用心抒写动人的歌谣:评语要客观公正;评语要重在鼓励;评语要评出个性;评语要滋润心田;评语要委婉含蓄。
▲批评不能侵害学生的合法权利:人格权,获得公正评价的权利,陈述权和申辨权,申诉权。
▲操行评语“四坚持”坚持多捕捉“亮点”:坚持少夸先天优势;坚持让学生看到希望;坚持守住激励这条“底线”。
▲写评语要有三个特点:名言鼓舞;古诗借鉴;婉言建议。
▲请关注柔性的日常生活:
(一)明白日常生活的德育意义;
(二)最大限度发挥学校日常生活德育作用的策略:
有所不为:于人交往,自由支配时间,日常生活的范式。学生游戏与语言方式;
有所为:对学生日常生活总体上应顺其自然,但并不排斥适度干预;借助学生喜欢的生活方式来影响学生,使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和影响。
▲如何布置课后作业:
(一)作业要和社会实践结合;(二)作业设计要有开放性;(三)作业要让学生喜欢做;(四)作业分档,要多元化;(五)作业要突出合作性,变“单干户”为“共同体”(六)学生也是作业的评价者;(七)丰富课外作业的具体形式。
(四)
▲口语技巧在减少师生冲突中的运用:
(一)委婉——人批评不再咄咄逼人;
(二)幽默——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三)沉默——“无声胜有声”。
▲在化解学生冲突中控掘育人资源:
(一)划清责任,承担后果;(二)分析缘由,指点迷津;(三)理顺心气,建立互信;(四)全员反思,引以为鉴。
▲“治疗”青少年网瘾要从父母开始。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要吝惜赞美之词。
▲倾听比诉说要更重要。
▲“重彩”不如“轻描”。
▲多给学生“露一手”的机会。
▲对待倔脾气学生“四法”:以柔至刚;转移注意力;适当隔离;换位思考。
▲花朵绽放在阳光下:
爱花:用亲情温暖孤寂心灵;
养花:以“沃土”培育良好根基;
护花:使关爱氛围遍布各方。
▲让博客成为教师、学生和家长的网上家园:
(一)利用班级博客,建立家校连接新桥梁;(二)利用教师个人博客,加强对学生进行品格教育和个性指导;(三)让学生自建博客,为学生搭建展示个性的平台;(四)让博客成为教师自我成长和集体教研的轻便小舟。
▲给学习困难生一束光亮.
▲孩子不是骂大的,是夸大的。(宋丹丹)
决不纵容孩子;孩子是夸大的;让孩子心中装满爱。
▲有效表扬六原则:表扬要适时,适度;要实事求是,“对事不对人”;要注意挖掘;要坚持最少期望原则;方式要多样化;要注意孩子的年龄特征。
▲批评的话温和点说。
▲让孩子爱上品德课:
(一) 重视活动指导,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
(二) 开发课程资源,尽可能让学生感受真实生活;
(三) 把教材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什么是教育的最佳时期:兴奋;求异;殊遇;疑惧;荣辱。
▲班会无定式,处处有精彩:辨论式,娱乐型,谈话式,外访式,实践式。
▲带班“两招”:“班级日记”再现班情,提高班级凝聚力;“家校联系卡”与家长结盟。
▲班级目标管理法:目标的自主性,目标的精心化,目标的全面性,目标可考核。
▲表扬五要:要因人而异;要有具体事实;要待价而估,不要抛售;要避免使用“最”字;要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归因方法,学会自我激励。
▲提高小组合作能力六招:按“组员异质”原则分组;按学习成绩优差让组员之间结成“帮扶”对子;组员个个有职,各负其责;实行捆绑管理;组员共同商定本组的目标、组训、组规等;多开展小组竞赛。
▲校园文化活动三注意:认识统一,意义明确;引导学生参与策划和全过程,体验感受;认真总结,形成内化。
▲学校安全工作八忌:“事故难免论”;重讲轻做;时紧时松;有章不循;与己无关;分工如分家;重“大”轻“小”;纪律松懈。
简 讯
△东胜区实验中学、华研中学、第三小学、第五小学、纺织苑小学最近被命名为自治区级“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
△鄂尔多斯市农校学校对关工委的工作坚持做到“三纳入”(纳入党政领导班子议事日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纳入领导班子业绩考核内容之一),“三落实”(把中央8号文件作为关工委指导方针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把重点工作落实到基层,落实市教育局关工委年初制定各项工作计划),“四同时”(关工委的工作同其他工作同时安排,同时检查,同时总结,同时评比奖励)。
△东胜区第十二小学组织学生参观绒衫厂、华泰汽车厂、博物官,同时收集“羊、煤、土、气”等鄂尔多斯经济特产,对学生进行“爱我鄂尔多斯”教育。
△东胜区大兴中学编辑了《让每一个学生心中充满阳光——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操索》。
△鄂尔多斯市特殊教育学校从本校家长的实际出发,通过材料发送、邮寄等方式对家长进行家教丰衣足食传授。主要内容有:(1)家庭德育教学;(2)用新观点新意识培养教育孩子;(3)帮助孩子树立自强、自信、自尊、自立的意识;(4)对孩子学习方法的辅导;(5)法律知识;(6)家庭卫生;(7)心理行为分析和矫正;(8)生理健康教育。
△东胜区大兴中学副校长王熙春的文章《学校关工委要当好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和纽带》发表在2010年1月1日的《鄂尔多斯日报》上。
△伊金霍洛旗纳林陶亥镇新庙小学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