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录取现场

中考监控视频回放

中考网络阅卷工作会议
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市教育局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超常规的工作力度,全力打造阳光中考,以“三个确保”(确保考试公平公正,确保试卷万无一失,确保考试平安和谐)、“三项为零”(考务管理零差错,考试安全零事故,服务考生零距离)的优异成绩,向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
一、 科学命题、规范制卷
一是继续坚持异地命题、异地制卷、专车押送、专人看管。市教育局在全市范围内选拔了33名一线教师、教科研人员承担中考命题工作。命题人员命题期间全部在外地接受全封闭管理。命题人员进驻命题点时,不允许携带任何通讯工具,并接受金属探测仪安检。中考试卷由全封闭的国家考试定点单位印刷,避免了本地印刷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试卷的运输、保管严格参照高考要求,由公安人员随专车押送,并有专人看管。二是签订保密协议,对所有命题人员进行严格培训。为保证中考命题的绝对保密,所有命题人员都与市教育局签订了保密协议,并进行一系列严格培训。进入命题现场后,所有命题人员都在绝密、封闭的环境下生活和工作,各学科试卷命题组相互独立、封闭运行,相互之间不串岗、不联络。中考全部学科考试结束后,命题人员才能“解禁”,离开命题点。三是中考试题题量适度、难易适中、客观公正。各文化学科由市教育局统一命题、制卷,在试卷结构、试题难度方面,有着严格的规范,题量适度、难易适中,无偏题、怪题。试题命题人员的组成,既有城市中学教师,也有乡镇中学教师;既有一线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也有长期从事教育科研的专家,这样的人员结构,保证了试题的科学、合理、公正。
二、强化管理、严肃考纪
一是全面启用标准化考场。据悉,今年全市563个考场所在的14个考点全部具备网上视频巡查监控系统,能够全面覆盖试卷保管室、考务办公室、考场等场所,试卷存放、分发、回收以及考试实施期间进行了实时监控和全程录像。二是采用“两次随机”的考场编排方法。在考场编排方面,所有考点考场都实行“两次随机”的考场编排方法。对于同一考点的任一考生,均先由计算机随机确定所在考场,然后再由计算机随机确定该考生在考场内的座位。通过“两次随机”,改变了按报名先后顺序确定考场和座位的传统考场编排方法,使同一学校或同一班级学生在同一考场前后座位参加考试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有利于加强考试纪律管理。三是继续加强考风考纪的巡视督查。为加强考风考纪的管理,市教育局明确了中考工作旗(区)负责制和考点主任责任制,并对各地各校中考工作的组织领导、考前准备、试卷保卫保密等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市、旗(区)教育局选派了巡视员到各考点蹲点,市、旗(区)纪检监察部门也直接参与,共同对各考点考试组织情况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检查。市教育局在考试结束后,对全市各旗区考场进行了认真、全面的监控录像回放工作。四是体育中考全程有章有序、尽显规范。体育考试统一采用无线智能体质测试仪进行测试,所有项目均采用电子计时、计数,避免人工出现的误差。考试成绩在第一时间确认,并经审核后以光盘形式交市教育局监察审计室和中考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各一份;各旗区按市教育局要求严格对考务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与实地操作演练,保证考务人员熟练操作仪器;要求考务人员全部持证上岗,考场一律封闭,无关人员严禁进入考场;考务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规范操作;市教育局派出中考体育测试巡视人员,对每个旗区的考试工作进行全程监督。
三、公平阅卷、合理赋分
一是采用计算机“网上评卷”方式,最大限度的确保阅卷公平。工作人员通过高速扫描仪将考生答卷扫描到系统服务器,由计算机完成客观题的自动阅卷;主观题部分,利用计算机的图像切割技术,把考生(除考生信息外)答题纸部分剪切出来,通过网络技术随机分发到评卷教师的电脑中进行阅卷。在评主观题时,考生每道答题将随机由两个评卷教师根据评分规则进行“背靠背”评分。除语文和英语作文外,两个教师对同一考生同一试题判分必须保证“零误差”。二是采用公正严密的阅卷组织程序。为确保评卷质量,市教育局建立了先培训、后上岗,先试评、后评卷,先教育、后督查的中考阅卷管理制度。坚持做到给分合理、扣分有据、宽严适度、前后如一。三是主动开放阅卷现场请社会监督。积极邀请市纪委、市人大、市政协等上级部门领导视察阅卷现场,并将有序接待各旗区的学校、教师、考生、家长代表和新闻媒体记者进入评卷场地观摩,进一步转变教育系统工作作风,增加中考阅卷透明度,全力实现“阳光中考”。
四、网络录取、公开透明
一是严格招生政策,确保公平公正。今年高中招生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有序、规范为目标,严格按计划招生,严格“三限”政策(即限分数、限人数、限钱数),严格学籍管理,规范招生秩序。严格招生宣传管理,市、旗(区)教育局负责对各类学校招生宣传资料进行严格把关,坚决杜绝发布虚假招生信息。二是严格招生管理,优化招生服务。为进一步加强全市中考管理工作,市教育局组织计算机专业人员自主研发了中考报名、志愿填报、普通高中录取系统,实现了中考报名、阅卷、填报志愿、录取工作全程网络化。为充分保障广大学生和家长对各类学校招生的知情权,市教育局切实采取多种措施,主动做好信息公开工作。主动邀请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参与中考报道工作;利用“校讯通”平台及时向师生发布信息10余条,累计受众师生及家长30余万人次。制作宣传单《2013年中考政策解读》1.8万余份,免费向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发放;派出工作人员深入全市每一所有毕业生的初中校进行中考报名、志愿填报工作培训;在官方网站“鄂尔多斯教育在线”中考专栏里提前公开了全市各学校统招、分招及择校生招生计划,并及时公开学生在所报学校的动态排名。为进一步提高招生服务质量,设立“中考网报志愿和录取管理工作室”(教育大厦1107室)和“中考咨询接待室”(教育大厦1112室),于7月15日至27日统筹做好全市中考网报志愿和录取工作。在“工作室”开通14部热线电话,安排10名专职联络员接受全市考生咨询,并适时提醒和指导学生填报志愿,累计拨出电话1800余次、接受电话咨询2300余次。安排2名纪检人员全程监督、监管,安排8名技术人员指导、保障工作顺利开展,同时在东胜区还安排了4名网管人员保障教育城域网和服务器的顺畅。普通类批次网报志愿期间,向旗区派出14名“联络员”,由局机关副科以上干部担任,其主要职责是优化服务、畅通联络、监管现场、宣传政策,以确保旗区教育(教体)局或初中校不限制、不强制、不误导考生自主填报志愿。各旗区教育(教体)局也安排专人担任中考联络员,具体指导本旗区志愿填报服务;主动邀请市人大、政协、纪检等部门领导,旗区教育(教体)局和学校相关工作人员,家长、考生代表以及媒体记者走进网络录取现场进行指导和督查。三是严格录取纪律,及时公开录取结果。在学生志愿填报工作结束后,市教育局利用自主研发的中考网络录取系统进行录取工作。市教育局局领导、相关科室负责人对网络录取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并进行录像。录取工作结束后,及时在网上公开录取结果,考生可通过网络及时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