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动态 >> 旗区动态 >> 正文

我们的“十四五”丨奋进之笔 时代答卷——东胜区“十四五”教育体育高质量发展全景报告

2025年10月22日 10:38 

 

“十四五”期间,鄂尔多斯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体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国家、自治区及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始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工作主线,持续深化教育体育综合改革,着力推动教育体育高质量发展,西部教育强市、体育强市、技能强市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为鄂尔多斯市“闯新路、进前列”提供了有力支撑。即日起,“鄂尔多斯教育体育之窗”微信公众号开设“我们的‘十四五’”专栏,全面展示全市教育体育事业这五年取得的新突破、新发展、新成就。

东胜区作为鄂尔多斯市基础教育的核心承载区与规模引领者,在“十四五”征程中,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改革破局开路、以创新赋能作答,系统擘画实施“五优教育”战略,扎实推进体教融合纵深发展,实现了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跨越升级,完成了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发展”的深度蝶变,交出了区域教育体育高质量发展的亮眼答卷。

 

顶层设计从“立柱架梁”到“系统赋能”

 

高位擘画《东胜区教育现代化2035》定调长远目标,配套《加快推进东胜区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9—2022年)》《东胜区构建“五优教育”新形态推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三年行动计划》精准攻坚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同步以《东胜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补齐体育事业短板,形成教育与体育双轨并行、战略规划与实施路径紧密贯通的发展格局。

 

 

铸魂育人从“全面覆盖”到“示范引领”

 

首创“1235”党建工作法,通过5个“书记工作室”发挥头雁效应,依托98个“微光星火志愿服务队”延伸服务触角,打造2个自治区级、36个市级、97个区级坚强堡垒支部的梯次化阵地体系,建立党建指导员队伍,实现民办学校、幼儿园党组织建设全覆盖。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植教育教学,东胜区教体局获评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成功培育自治区级示范校1所、市级石榴籽学校2所,选树“模范自治区市域示范校”23所,实现教育质效与辐射影响的双重跃升。

 

 

学段发展从“基本均衡”到“优质贯通”

 

学前教育实现优质普惠,建成自治区级示范园12个,市级示范园21个,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9.7%,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7%,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72.9%;义务教育迈向优质均衡,小学、初中综合校际差异系数分别降至0.33和0.24,显著优于国家优质均衡标准,并在质量监测中多项关键指标获评10星;高中教育突出开放融合,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东胜校区挂牌“陕西师范大学优质生源基地”,东胜区与华中师范大学达成十二年全学段合作办学,区域基础教育事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师资建设从“固本强基”到“聚才引智”

 

系统实施“校园长领航”、青年教师“两达标”、卓越教师“双名”等全链条培育工程,依托30个区级人才工作站、30所实习教师“基地校”与2个国家级名校长工作室、38所全国优质校跟岗基地,建多维度、全周期师资培育体系,培育教学能手及学科带头人1254人次,106人获评市级“三名”称号。深化“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完成第七轮102名校园长选聘与党组织书记任命,推动432名教师跨校交流。推出“胜都聚才礼遇万师”行动,建立“立德树人+教学实绩+专业发展”多维度评价机制;联动社会资源推出购房、就医、购物专属礼遇,以优越生态筑牢区域教育人才根基。

 

教学改革从“探索创新”到“标杆引领”

 

学前教育阶段开发“小厨房”“绘本戏剧”“迷你跑酷”等生活、运动、学习三大类游戏课程,点亮幼儿启蒙之路;小学阶段深挖羊绒产业、煤炭文化、传统剪纸等本土资源,开发系统化特色校本课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学阶段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推出“信息科技+X”“人文地理”“心理与社会”等跨学科融合课程,构建起学段衔接、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加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11项成果入选自治区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培育项目,47个单位、个人荣获鄂尔多斯市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区域课改引领地位日益凸显。

 

育人模式从“五育并举”到“融合创新”

 

全面落实“三全育人”理念,系统构建“六红德育”与“1+N”立体化实践教育体系,广泛开展红色主题活动与研学实践,年均实训学生超12万人次。创建28所自治区级以上体育特色校,学生体质优良率达61%;打造“三级三展”美育体系,连续六年荣获全国艺术展演优秀组织奖;建成4所自治区级劳动教育实验校、7所国家“志教融合”实验校及1个自治区级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高质量育人体系日臻完善。联动工青妇、文旅等17个部门组建“教联体”,建成覆盖全区的家庭教育指导网络,家教经验两次在教育部平台交流推广。

 

体育事业从“设施完善”到“生态繁荣”

 

盘活闲置资源改建体育场所15处,配套完善街道、社区健身网络,实现人均体育场地面积3.18平方米;年均开展“三大球”“三小球”等群众体育竞赛50余次,推进“送健身进基层”志愿服务60余期,形成“设施全覆盖、服务零距离”的群众健身生态。建成10支区级高水平运动队,培育注册运动员893名,竞技实力与人才储备实现双提升。汇聚体育协会俱乐部26个、全民健身站点80个,体育彩票年均销售额超4亿元、稳居自治区前列,体育事业与产业实现深度融合、协同共进。

 

站在“十四五”圆满收官与“十五五”谋篇启程的历史节点,东胜区这片教育热土正以“奋进之笔”书写新时代教育体育强区建设的新篇章,持续为鄂尔多斯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东胜力量。

 

 

来源:鄂尔多斯市教育体育之窗

编辑:张文

审核:李英

终审:高锦隆

 

 

 

上一条:鄂托克前旗:深植厚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基
下一条:准格尔旗:教育均衡的温暖底色

关闭

网站维护:鄂尔多斯市电化教育馆    本站支持IPv6访问

地址:鄂尔多斯市教育体育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