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秋季,伊旗旗委政府就全旗教育系统进行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其中,伊旗高级中学由旗人民政府收回其所有权,由私建公办中学变为完全公办中学。从此,伊旗高级中学脱胎换骨,走向了正规化建设。
2008年7月,伊旗政府出台了《伊金霍洛旗公开招聘名优教师实施办法》,决定不分地区限制,面向全国各地以特殊待遇招聘名优高中教师。借此东风,本学期,伊旗高级中学新聘请或调入名师21名。体制的改革,名师的聘用,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功效。
一
保障生源与稳定,是教育教学的关键所在。因此伊旗高级中学向社会各界公开承诺:“以学生为本,让家长放心,社会满意”。之前,伊旗每年约有80%中考成绩优异的学生都流走了,高二、高三的尖子生也纷纷转校,造成班级学生思想混乱,班主任、科任教师情绪不稳定,学生难管理。为改变现状,本学期开学前,伊旗高级中学一班人就深入到旗辖四所初中了解高一新生情况,采取措施,亲自登门探望,挽留学生。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有近40名中考在500分以上的学生在该校高一就读,甩掉了2002年以来没有500分以上学生入学的帽子。
二
生源质量保证了,那么,如何充分发挥名优教师的引领作用,便提到了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上来。“名优教师被聘回来,仅仅带好几个高一班是远远不够的,要通过他们的工作,创新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和机制,带动和激发全体教师的工作热情,形成互促互进互学互提高的良好的育人教书氛围”。校长李志刚说。不同教师有不同兴趣爱好和特长,学校要发挥教师资源的整体优势,打破以往的班级局限,让优秀的教师资源可以在各个班级、年级共享。发挥其专长,在教师中建立互补互学的学习共同体,提升整个学校教师资源质量。于是学校实行了以年级组为管理实体,下设学科备课组的管理体制,改变过去以教研组为单位的办公格局,让新来的教师和学校现有的教师相对集中,一起办公,在同一个工作平台上零距离交流。在课程安排上,让新旧教师充分交叉,以便教学取长补短。同时,该校施行了《拜师结对方案》,要求新聘名师、市级以上教学能手,优秀教师、特级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互帮互学对子。帮扶活动以1年为周期,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通过听课、评课、教学示范经验分享等多种方式让年轻教师加速成长。学校对结对子情况进行一学期一次的评估,确保帮扶计划落到实处,收到了明显效果。
今秋开学后,围绕新教师进校,学校开展了一系列交流活动,安排每位教师讲一节公开课,让部分教师介绍自己的学习、教学和管理经验,使新来的教师很快熟悉了环境,融入了学校。公开课及管理经验介绍则使师生了解了他们的优势,取得了广泛认同。
按照旗人民政府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精神,学校推行了双向选择制,以编定岗,以岗定责,使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实行了全员聘用制,调整了环节干部6名,组室负责人9名,5名经在职提高后的教辅人员重新走上教师岗位。有8名教师转岗到教辅或工勤岗位,4名转校,2名待聘。被聘用教职工满腔热情地走上了工作岗位。
由于考虑到新聘教师较优厚的经济待遇,在教师中可能形成负面影响。为此,学校结合民主意见,吸取外地名校经验,博采众家之长,制定了《伊旗高级中学教师绩效考评实施细则》,对每位教师的德、能、绩、勤进行考核,实行全员绩效工资制,使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分配制度的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热情。过去,由于学校是“私”是“公”归属不明,导致有人收钱,无人投资,住宿、教学设备陈旧老化,教师奖金不兑现,待遇极低,其积极性不能充分发挥,现在学校变了体制,活了机制,教师的工作激情犹如熊熊火焰,燃烧了起来。教师们如是说。
三
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永恒主题。该校吸取了衡水中学、市一中、达一中等学校管理经验,修定了《伊旗高级中学教学常规管理考评办法》。一是将常规管理与考评权限重心下移,把考勤、集体备课、作业、考试除各类统考交给年级组管理并考评。二是变过去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做法,增加过程考核的内容,以过程考核引领目标实现。三是变以往的以任务为主体的考评为以目标为主体的考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完成任务,更要实现目标。四是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调整考评指标,改进教学常规管理,有效促进了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四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成长。学校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结合学校学生实际,实行了德育积分制,编写了《学生操行考核手册》,分为纪律规范、公德修养、课业学习、住宿管理、安全防范共五章55条,其中22条为加分,33条为减分。规定积100分以上者,给予本校“德育标兵”荣誉称号并予以奖励,且成为推选市级、自治区级优秀学生的主要依据。各班级学生积分全部输入计算机系统管理,有形有据有数,每月一汇总,并在校园网上发布。《手册》从今年3月份开始实行。实践证明,它成为未成年人教育的一剂良方,变以往的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变懒、散、瘫为勤、谨、严,效果十分明显。今年7月份学校涌现出了自治区级“青少年文明礼仪之星”17名,市级的26名。
一年来,学校通过招聘教师,改善了教师结构,优化了教师群体。专任教师的合格率由88.90%提升到94.77%,高级教师的比率由19.17%提升到25.58%,地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增加16人。教职工精神面貌一新,教师的学习风气、研究风气日益浓厚,全校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和学校的综合教育实力明显增强。2008年学校高考顺利完成市局下达的指标。上学期在全市统考中,学校高二年级有3名同学数学成绩取得了满分,创建校以来最好成绩。
“我们要‘以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铸校,创新兴校’为办学理念,用三年左右时间把学校建成现代化正规学校,再用三年左右时间建成现代化创新名校。”李校长自豪地说。目前,学校全体教师正扬帆起航,乘风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