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胜区、康巴什新区汉语委,市直各有关单位: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及评分标准(试行)》,按照市委、政府的要求,现将《鄂尔多斯市实施国家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迎评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各单位按照要求积极开展语言文字工作档案整理、环境建设、自查自评活动,做好迎接评估的各项准备工作。评估自查表可登陆鄂尔多斯政府网站(www.ordos.cn)按照所属领域下载。各单位务于6月10日前将迎评方案、评估自查表和自评报告报市汉语委办公室。联系方式:8341641,8349390,8322580(传真),电子邮箱地址ordosyw@163.com。
二OO九年六月四日
鄂尔多斯市实施国家二类城市语言文字
工作评估迎评工作要点
一、党政机关
(一)创设宣传环境
1.在单位醒目位置悬挂或张贴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的标语或宣传画。
2.围绕“说普通话、写规范字”主题,准备不超过10分钟的特色展示活动。
3. 迎评单位认为有必要展示的其他相关工作。
(二)准备基础资料
1.内容。《内蒙古自治区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及评分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指标体系及标准》)中有关党政机关的评估项目。具体为B1(B1.1~B1.4)和C1(C1.1~C1.5),累计9个三级指标。
2.形式。将资料统一装入档案盒内。
3.要求。
(1)资料按三级指标分类整理。档案盒所存资料为迎评专用资料,均按《指标体系及标准》的三级指标进行整理,原则上应做到“一标一盒,盒标对应”。《指标体系及标准》中C1.2、C1.3、C1.4、C1.5等4个指标主要通过实地抽查来评估,因此,各迎评单位可以不准备盒装资料。届时只要按评估专家组的要求提供必要的检查资料,安排相应的人员配合工作即可。
(2)各类迎评资料务必真实、准确,能充分说明问题,要注重各类活动的过程记载。迎评资料有如下一些构成要素:工作规划、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工作简报、相关制度、措施、文件、相关报道、音像资料、调查统计数据、实地调查或检查记录等。一个档案盒内需要装哪些资料、装多少资料,无硬性规定,只要能满足《指标体系及标准》中的“标准要求”,能说明问题即可。
(3)各类迎评资料的排列要清晰有序。①盒内所存的资料应有一定的排列顺序,每个档案盒内要有一张资料目录,目录应置于盒内资料的首页。②档案盒的背脊(左侧面)要有标签,标签要打印,标签上应注明评估指标代码、编号和条目内容,字要竖写。内容如下图所示:
B 普及普通话 B1.1 机关推广普通话要求明确,制度健全,并有检查落实措施 |
③音像资料应规范存放并配简要说明。④不属于《指标体系及标准》要求的相关内容,要以特色活动形式予以展示,档案盒标签内容如下图所示:
B 普及普通话(特色活动) I.参加全市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活动资料 |
⑤要有评估资料索引。
(三)做好常规工作
1.认真学习、宣传和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公务用语用字,充分发挥国家公务员的龙头作用。
2.按指标要求组织在职公务员参加普通话水平培训与测试。
3.认真检查本单位用语用字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断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
4.积极开展推普宣传周活动。
(四)落实评估工作
1.建立语言文字工作联络员制度,成立本单位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
2.制定迎评工作方案。
3.填写国家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自评表。
4.撰写本单位语言文字工作自评报告。
5.撰写本单位语言文字工作汇报材料。汇报材料尽可能用多媒体展示,要认真撰写汇报材料,避免出现逻辑、语法以及文字和标点符号应用等方面的错误,文字资料打印规范。
6.筹备评估接待。
确定评估必检单位之后,各单位要做好评估接待筹备工作。
(1)主要领导出席本单位的预评估、评估汇报会,汇报工作的领导必须用普通话进行汇报(汇报时间不超过15分钟)。
(2)汇报会场地按30~40人的规模准备。
(3)会场内悬挂会标。如下图所示:
(4)会场设“汇报席”、“评估席”、“观摩席”和“记者席”,并摆放桌签。
(5)汇报材料摆放有序,做到来宾人手一份。
(6)安排一定数量的接待人员,分别协助评估组查看资料、召开座谈会、进行问卷调查和查看用语用字环境。
7. 做好其他相关工作。
二、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
(一)创设宣传环境
1. 在校园内醒目位置设立永久性语言文字工作宣传标语牌。
2. 在校园内悬挂或张贴有关宣传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标语。
3. 围绕“说普通话、写规范字”主题,准备不超过10分钟的特色展示活动。
4. 迎评单位认为有必要展示的其他相关工作。
(二)准备基础资料
1.内容。《内蒙古自治区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及评分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指标体系及标准》)中有关学校的评估项目。具体为B3(B3.1~B3.8)和C2(C2.1~C2.7),累计15个三级指标。
2.形式。将资料统一装入档案盒内。
3.要求。
(1)资料按三级指标分类整理。档案盒所存资料为迎评专用资料,均按《指标体系及标准》的三级指标进行整理,原则上应做到“一标一盒,盒标对应”。《指标体系及标准》中B3.3、B3.4、B3.8、C2.3、C2.4、C2.5、C2.6、C2.7等8个指标主要通过实地抽查来评估,因此,各迎评单位可以不准备盒装资料。届时只要按评估专家组的要求提供必要的检查资料,安排相应的人员配合工作即可。
(2)各类迎评资料务必真实、准确,能充分说明问题,要注重各类活动的过程记载。迎评资料有如下一些构成要素:工作规划、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工作简报、相关制度、措施、文件、相关报道、音像资料、调查统计数据、实地调查或检查记录等。一个档案盒内需要装哪些资料、装多少资料,无硬性规定,只要能满足《指标体系及标准》中的“标准要求”,能说明问题即可。
(3)各类迎评资料的排列要清晰有序。①盒内所存的资料应有一定的排列顺序,每个档案盒内要有一张资料目录,目录应置于盒内资料的首页。②档案盒的背脊(左侧面)要有标签,标签要打印,标签上应注明评估指标代码、编号和条目内容,字要竖写。内容如下图所示:
B 普及普通话
B3.6 将普通话合格作为对教师进行业务考核和录用教师的一项条件 |
③音像资料应规范存放并配简要说明。④不属于《指标体系及标准》要求的相关内容,要以特色活动形式予以展示,档案盒标签内容如下图所示:
B 普及普通话(特色活动) I.第十一届全国推普周教师普通话比赛 |
C 规范社会用字(特色活动)
II.学生规范字教学和比赛活动 |
⑤要有评估资料索引。
(三)做好常规工作
1.认真学习、宣传和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充分发挥学校在语言文字规范化方面的基础作用。
2.继续做好教师、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培训与测试工作。
3.认真检查本单位用语用字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断提高师生员工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
4.积极开展推普宣传周活动。
(四)落实评估工作
1.建立语言文字工作联络员制度,成立学校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
2.制定迎评工作方案。
3.填写国家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自评表。
4.撰写本单位语言文字工作自评报告。
5.撰写本单位语言文字工作汇报材料。汇报材料尽可能用多媒体展示,要认真撰写汇报材料,避免出现逻辑、语法以及文字和标点应用等方面的错误,文字资料打印规范。
6.筹备评估接待。
确定评估必检单位之后,各单位要做好评估接待筹备工作。
(1)主要领导出席本单位的预评估、评估汇报会,汇报工作的领导必须用普通话进行汇报(汇报时间不超过15分钟)。
(2)汇报会场地按30~40人的规模准备。
(3)会场内悬挂会标。如下图所示:
(4)会场设“汇报席”、“评估席”、“观摩席”和“记者席”,并摆放桌签。
(5)汇报材料摆放有序,做到来宾人手一份。
(6)安排一定数量的接待人员,分别协助评估组查看资料、召开座谈会、进行问卷调查和查看用语用字环境。
7. 做好其他相关工作。
三、新闻媒体
(一)创设宣传环境
1. 配合市汉语委开展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的宣传工作。
2. 在单位内醒目位置悬挂或张贴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的标语或宣传画。
3. 围绕“说普通话、写规范字”主题,准备不超过10分钟的特色展示活动。
4. 迎评单位认为有必要展示的其他相关工作。
(二)准备基础资料
1.内容。《内蒙古自治区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及评分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指标体系及标准》)中有关新闻媒体的评估项目。具体为:
(1)广播电台:B2(B2.1~B2.3)共计3个三级指标。
(2)电视台:B2(B2.1~B2.3)和C4(C4.1~C4.5)共计8个三级指标。
(3)出版单位:C3(C3.1~C3.5)共计 5个三级指标。
(4)影视屏幕:C4(C4.1~C4.5)共计5个三级指标。
2.形式。将资料统一装入档案盒内。
3.要求。
(1)资料按三级指标分类整理。档案盒所存资料为迎评专用资料,均按《指标体系及标准》的三级指标进行整理,原则上应做到“一标一盒,盒标对应”。《指标体系及标准》中C3.3、C3.4、C3.5等3个指标主要通过实地抽查来评估,因此,各迎评单位可以不准备盒装资料。届时只要按评估专家组的要求提供必要的检查资料,安排相应的人员配合工作即可。
(2)各类迎评资料务必真实、准确,能充分说明问题,要注重各类活动的过程记载。迎评资料有如下一些构成要素:工作规划、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工作简报、相关制度、措施、文件、相关报道、音像资料、调查统计数据、实地调查或检查记录等。一个档案盒内需要装哪些资料、装多少资料,无硬性规定,只要能满足《指标体系及标准》中的“标准要求”,能说明问题即可。
(3)各类迎评资料的排列要清晰有序。①盒内所存的资料应有一定的排列顺序,每个档案盒内要有一张资料目录,目录应摆放在盒内资料的上方。②档案盒的背脊(左侧面)要有标签,标签要打印,标签上应注明评估指标代码、编号和条目内容,字要竖写。内容如下图所示:
C 社会用字管理
C3.1 出版单位把出版物用字规范化纳入出版管理要求,制度健全,管理严格 |
③音像资料应规范存放并配简要说明。④不属于《指标体系及标准》要求的相关内容,要以特色活动形式予以展示,档案盒标签内容拟写如下图所示:
B 普及普通话(特色活动
I.推广普通话新闻报道汇集 |
⑤要有评估资料索引。
(三)做好常规工作
1.认真学习、宣传和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播音用语和传播用字,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榜样示范作用。
2.按指标规定进一步做好相关人员的用语用字培训工作,逐步提高持证上岗率。
3.认真检查本单位用语用字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断提高全体职工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
(四)落实评估工作
1.建立语言文字工作联络员制度,成立本单位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
2.制定迎评工作方案。
3.填写国家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自评表。
4.撰写本单位语言文字工作自评报告。
5.撰写本单位语言文字工作汇报材料。汇报材料尽可能用多媒体展示,要认真撰写汇报材料,避免出现逻辑、语法以及文字和标点应用等方面的错误,文字资料打印规范。
6.筹备评估接待。
确定评估必检单位之后,各单位要做好评估接待筹备工作。
(1)主要领导出席本单位的预评估、评估汇报会,汇报工作的领导必须用普通话进行汇报(汇报时间不超过15分钟)。
(2)汇报会场地按30~40人的规模准备。
(3)会场内悬挂会标。如下图所示:
(4)会场设“汇报席”、“评估席”、“观摩席”和“记者席”,并摆放桌签。
(5)汇报材料摆放有序,做到来宾人手一份。
(6)安排一定数量的接待人员,分别协助评估组查看资料、召开座谈会、进行问卷调查和查看用语用字环境。
7. 做好其他相关工作。
四、主要公共服务行业和公共设施
(一)创设宣传环境
1. 在市内主要街道设立3处以上永久性宣传标语牌,在市内大型公共服务场所设立3处以上永久性宣传标语牌。
2. 在本单位悬挂或张贴宣传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标语或宣传画。
3. 围绕“说普通话、写规范字”主题,准备不超过10分钟的特色宣传活动。
4. 迎评单位认为有必要展示的其他相关工作。
(二)准备基础资料
1.内容。《内蒙古自治区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及评分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指标体系及标准》)中有关公共服务行业和公共设施的评估项目。具体为B4(B4.1~B4.3)和C5(C5.1~C5.5),累计8个三级指标。
2.形式。将资料统一装入档案盒内。
3.要求。
(1)资料按三级指标分类整理。档案盒所存资料为迎评专用资料,均按《指标体系及标准》的三级指标进行整理,原则上应做到“一标一盒,盒标对应”。《指标体系及标准》中C5.3、C5.4、C5.5等3个指标主要通过实地抽查来评估,因此,各迎评单位可以不准备盒装资料。届时只要按评估专家组的要求提供必要的检查资料,安排相应的人员配合工作即可。
(2)各类迎评资料务必真实、准确,能充分说明问题,要注重各类活动的过程记载。迎评资料有如下一些构成要素:工作规划、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工作简报、相关制度、措施、文件、相关报道、音像资料、调查统计数据、实地调查或检查记录等。一个档案盒内需要装哪些资料、装多少资料,无硬性规定,只要能满足《指标体系及标准》中的“标准要求”,能说明问题即可。
(3)各类迎评资料的排列要清晰有序。①盒内所存的资料应有一定的排列顺序,每个档案盒内要有一张资料目录,目录应置于盒内资料的首页。②档案盒的背脊(左侧面)要有标签,标签要打印,标签上应注明评估指标代码、编号和条目内容,字要竖写。内容如下图所示:
B 普及普通话
B4.3 特定岗位人员普通话水平达到规定等级 |
③音像资料应规范存放并配简要说明。④不属于《指标体系及标准》要求的相关内容,要以特色活动形式予以展示,档案盒标签内容拟写如下图所示:
B 普及普通话(特色活动)
I.参加首届窗口服务行业普通话电视大赛材料 |
⑤要有评估资料索引。
(三)做好常规工作
1. 认真学习、宣传和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服务用语用字,充分发挥公共服务行业的窗口作用。
2. 进一步做好本单位在职员工的普通话水平培训与测试工作,实行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制度。
3. 认真检查本单位用语用字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断提高全体职工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
(四)落实评估工作
1.建立语言文字工作联络员制度,成立学校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
2.制定迎评工作方案。
3.填写国家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自评表。
4.撰写本单位语言文字工作自评报告。
5.撰写本单位语言文字工作汇报材料。汇报材料尽可能用多媒体展示,要认真撰写汇报材料,避免出现逻辑、语法以及文字和标点应用等方面的错误,文字资料打印规范。
6.筹备评估接待。
确定评估必检单位之后,各单位要做好评估接待筹备工作。
(1)主要领导出席本单位的预评估、评估汇报会,汇报工作的领导必须用普通话进行汇报(汇报时间不超过15分钟)。
(2)汇报会场地按30~40人的规模准备。
(3)会场内悬挂会标。如下图所示:
(4)会场设“汇报席”、“评估席”、“观摩席”和“记者席”,并摆放桌签。
(5)汇报材料摆放有序,做到来宾人手一份。
(6)安排一定数量的接待人员,分别协助评估组查看资料、召开座谈会、进行问卷调查和查看用语用字环境。
7. 做好其他相关工作。